中国方案点亮拉美能源未来 ——首届中拉清洁能源工程项目管理峰会促成120亿合作,孙校副会长实战经验铸就项目管理新标准
本报北京4月25日电(记者 陈思远)4月24日傍晚,随着最后一场签约仪式的镁光灯在国家会议中心熄灭,首届中拉清洁能源工程项目管理峰会交出了一份惊艳答卷:三天会期促成12项重大合作,总金额突破120亿元人民币。这场由中国管理与科学研究协会主办、横跨北京与波哥大双会场的高端对话,不仅创下中拉能源合作新纪录,更标志着中国项目管理标准首次系统性走向拉美市场。
在开幕式聚光灯下,协会副会长孙校代表编委会发布了《拉美地区清洁能源项目管理指南》。这份凝聚中国智慧的报告首次深度解密了哥伦比亚卡利填埋气发电项目——这座拉美规模最大的环保电站曾面临33项管理挑战,而孙校团队创新的“全周期项目管控模型”成功将非工程成本压缩20%。当国际能源署署长、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法蒂·比罗尔通过全息投影称赞“这是数字时代的管理革命”时,会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报告内置的智能预警系统可实时追踪拉美26国政策变动,一位参会央企代表感慨:“终于有盏指路明灯照亮拉美投资迷雾。”
峰会的创新设计在闭门洽谈日迎来高光时刻,37家中资企业与拉美业主展开马拉松式谈判。中电建联合体凭借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方案,从七家竞标者中脱颖而出,斩获墨西哥240MW光伏电站总承包合同。闭门会主持人孙校介绍道:“中国方案的核心优势,正是我们在哥伦比亚多年打磨的精细化管控体系,这比技术输出更具战略价值。”
峰会尾声传来更具深远意义的消息:在孙校倡议下,中国管理与科学研究协会联合拉美12国机构成立“中拉清洁能源项目管理联盟”。作为协会副会长,孙校宣布将建立覆盖全拉美的项目数据库,并设立ESG联合实验室。“当中国的精细化管控遇见拉美的资源禀赋,我们正在书写零碳时代的新工程文明。”他在闭幕致辞中的宣言,通过同传系统化作十五国语言的掌声。此刻,智利分会场的邀请函已送至组委会——第二届峰会将于2026年在安第斯山脚下续写中国管理的全球化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