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监测平台高调加盟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文/郑风)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始建于1951年,是西北地区建设行业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以工程勘察、建筑设计、基础施工为主的综合性甲级勘察设计咨询科研单位。多年来,研究院日常工作范围包含人工地基检测、工程测量、地下管线探测与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勘察设计施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等。研究院现有员工800余人,其中以国家勘察大师、专家、教授级高工为首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70%以上。其中国家勘察大师2人,国家和省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各类专业注册人员140人,教授级高工30余人,高级工程师80余人。同时院内拥有各类专业设备千余台套,是走在地质工程行业前沿的研究院之一。
2022年2月2日,我国地质工程师赵海权先生就自主研发的“基于云计算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V1.0”与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正式签约,引发了全体地质同行的高度关注。
随着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化,利用现代信息科技解决行业发展难题,已经成为不少专家学者的共识。对于地质工程行业来说,高效运用云端计算技术是必须抓住的发展机遇。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深刻认识到先进信息技术能为地质灾害预防工作所带来的助益,特邀请行业知名地质工程师赵海权先生开展技术层面的双向合作。赵海权先生综合运用自己的深厚学术底蕴与科技研发能力,结合对营销行业前沿发展的独到理解,研发出“基于云计算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V1.0”。这项极富行业先进性的技术成果,为研究院实现地质灾害预防准确度的提升带来了极大改善,启发了地质工程技术智能化应用的新思路。
经过长时间考察该平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效果与收益情况,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认为,该科研成果对行业的技术贡献与应用价值都他们的超出预期值。研究院认为,该平台在实现地质状况各环节的监测方面有着极为优秀的表现,其通过各类地质数据归纳运算,实现了对地质运动和灾害发生周期的全流程追踪、识别与分析,以此为基础为研究院提供科学化、智能化的地质灾害方案规划建议,打通地质情况信息流通环节,为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极大提升,研究院的相关部门都对该平台给予了极高评价。
赵海权先生在媒体采访中表示,与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开展合作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机会,通过此次技术合作,自己的这项科研成果能够惠及更多业内企业,也为全行业的地质监测预防工作创造更大价值。赵海权先生认为,要想实现行业的高质高效发展,就必须紧扣前沿信息技术这一关键点,紧跟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潮流。利用信息科技赋能地质工程行业向智能化发展。